“60年代捕黄花鱼,一网随便三四千斤,一斤却只有5毛钱;70年代捕毛虾,一网艘都能捕到两三千斤,可一斤也只卖到可怜的1毛钱;”曾哥和民叔说道。

https://rangyuhuijia.oss-cn-shenzhen.aliyuncs.com/uploads/image/20201201/1606816706.jpg

刚捕捞上岸的新鲜毛虾|图片来源@智渔

位于琼北澄迈湾跟通潮湾交界处的东水港,是一个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港。上千年来,渔民和旅人在这座港口停停走走。往岸边靠近,可见渔船密密麻麻排列,岸上堆着各式渔具。而东水港村就藏在这座千年港口里。有证可考的历史,这座千年古港最早可追溯到梁朝。这里曾经作为海南岛重要的商贸、交通港口,成为不少历史名人登陆海南的起点,也是岛民离岸前往内陆的初始站。

尽管“人生代代无穷已,古港年年望相似。”可细看这座港,总能辨出些不同。被水冲刷得煞白的地板,布满青苔的石阶,略带疲惫的渔船都在告诉我们,这座港口迎来了它的迟暮之年。当年写下“东水港边听棹歌,通潮阁下泊帆多”的苏轼,定然不知道这座港千年后的变化。如今,港口棹歌寻觅,“泊船多”的景象也只能停留在历史中。4000人的东水港村,一半渔民已经上岸,而仅剩下300多艘渔,“春港船只如锦梭”场面早已不复存在。

与港口一同老去的还有打鱼人。民叔打了48年渔,陪东水港老了48岁。从他皮肤显露的深浅不一的皱褶,便知道他与东水港的故事。渔民漂泊无依,风险莫测,还得靠天吃饭的生活,在这位老渔民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而稍微年轻的曾哥,只在70年代当了3年渔民,可他至今仍熟悉做鱼网、放定置网的技艺。

“如今卖鱼能赚到钱了,渔业资源也枯竭了……”民叔和曾哥不禁感叹。与港口一同长大的新一代渔人,以及与港口一同老去的老一年渔人从未想过东水港会有此番遭遇。在传统渔人心里,他们会继承父辈的打渔技艺,和东水港耗上一辈子。可东水港迎来它的迟暮之年,她的鱼在变少,她的港口岸线在蚀退,停泊在她怀里的渔船大幅度减少。渔业资源的枯竭,城市化对于渔村的冲击,让新一代渔民不再愿意从事这份古老的行业。

千年渔港东水港|图片来源@智渔

据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2019年的报告统计,小型渔业占商业渔民的90%以上(3 000多万人),占全球鱼类捕捞量的近一半(已确定但不完整)。可如今,像东水港这样的小型渔业正在逐步衰退。造成此种状况的最大原因可能是渔业资源的枯竭。地理上扩大捕鱼,并渗透到较深的水域(公认),这种方式为全球渔获量持续性增加提供支持。可水域的扩大,并没缓解对鱼类的需求。反而是,目前世界上60%的鱼类种群以最大程度的可持续方式捕捞,越来越多的海洋鱼类种群被过度捕捞(2015年为33%)。加上海洋污染,渔业资源面临着威胁。东水港加速变老,渔民的生存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与渔业资源的变化有着深刻联系。

如何在渔业资源枯竭时,重塑对渔业文化的自信,让渔业这种古老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东水港村渔民在港口迎来迟暮之时,做出了他们努力。尽管捕鱼这种传统技艺确实难以维持他们的生计,可从渔业层面来看,他们依然以渔业文化为依托。像海鲜食舫、港口椰子林、妈祖文化品牌建设,这些转产转业充分发掘了东水港故事和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东水港渔民对于渔业资源枯竭,自然是无奈的。而渔民上岸,从事各种产业。自然不是因为他们对于渔业文化丧失热爱,只是有了更多的选择,或者被迫于对生存方式的适时调整。

“科学家一致认为,为了防止大规模灭绝危机,支持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并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必须在2030年之前保护地球至少30%的面积。”如果说东水港迎来她的迟暮,将之视为人们对于这个千年古港的保护或许会好一点。至少,这座港口的渔业资源得到了适当的保护。而以渔业文化为依托,开展各类产业,让这座港口永葆活力,不乏为一种有效的办法。无论是通过捕鱼,还是从事其他产业,只要东水港人在,那么这座千年古港便与之同在。

你可能感兴趣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