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寨港之二」缘之初起,穿过红树林初探渔业可持续发展
  • by
  • 黄晓健
  • 2020/12/01

最初的时候,智渔便是带着渔业视角走进的东寨港。

这里跟世界上其他红树林湿地一样,并非只是地球上孕育物种、调节气候的重要自然生态那么简单。抛开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价值不说,仅它衍生出的湿地农业、畜牧业、海洋捕捞、近海养殖等传统的小农生产和渔业生计,就有着无法忽视的庞大人群,他们仰赖红树林湿地而生。

但在此过程我们也认识到,随着海岸带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红树林资源的开发加大,环境污染对红树林生态的破坏升级,包括这些农业渔业活动本身的现代化作业和对资源的无节制获取,都逐渐打破了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平衡。包括东寨港在内的红树林湿地,已成为高脆弱性的生态系统。

东寨港作为中国最大的红树林,作为被世界公认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一员,作为同时承载着人们生存需求和自然生态稳定的一个复杂系统,通过提升它的管理效能,最大限度维持它对于人和自然的价值所在,具有代表性的作用。

因而在2016年初,智渔便以东寨港作为起点,承担了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启动于2013年的"增强海南省湿地保护体系管理效能,促进全球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 项目。

自1605年陆地下陷形成浅水港湾以来,东寨港周边传承了几百年的渔业生产似乎早已随东寨港的发展变迁从而自我适应和演变,融入到了东寨港这个体系中并成为当地最重要的。我们从表面看,从研究资料看,以及走进保护区内从一两个侧面去看,似乎慢慢读懂了东寨港。初识东寨港的智渔,便致力于探索如何消除红树林的威胁因子,也试图通过引导当地居民社群采用对红树林生态破坏性更小的方式捕鱼或养鱼,即通过解决系统的问题,找到适合当地的可持续渔业发展模式。

“排除威胁因子,减少人类活动的干预”是最初探索东寨港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渔业发展的行动路径。我们开始深入东寨港周边的渔村,走访普通居民和渔民,调研东寨港的水产品生产和流通情况,结合官方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渔村的生计情况进行分析,并面向这些渔村的渔业生产者,居民,从事餐饮、旅游相关的人员,外来游客等开展"对渔业友好、不食用幼鱼"相关倡导,以期从渔业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人的层面系统了解东寨港渔业。

但真正深入渔村看到当地渔业的真实现状,了解到渔民的真实想法后我们才发现,每个系统的威胁因子都不是单向性的,排除威胁因子也不仅仅是直接消除抹去这么简单。让渔民不在保护区附近捕鱼以保护渔业资源、禁止渔民在保护区内养殖以净化水体,这些表面上可能都只是一份专家评估报告和一个政令的事情。那这些威胁因子是清除了,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

仅在东寨港周边,小型渔船的数量就有1000艘以上,渔业相关工作创造的收入来源占了当地人所有收入的40%。这些散乱在东寨港各处,几百年来以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为生的渔民和养殖群体,被禁止生产之后,后续靠什么谋生?渔船和鱼排拆迁又如何补偿?为保护而保护的保护区管理模式是否可持续?其中涉及到的经济、文化、产业、宗族关系、吃饭问题等一环扣一环,错综复杂。

我们不禁陷入了思考,生态和资源的保护、传统渔村的治理、渔业发展的可持续,是否还是应该回归到关注人的本质?也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我们第一次关注到了这一群依赖于红树林、湿地和沿岸近海生产劳作、捕鱼谋生,在社会话语体系里沉默或者说"隐形",但以村落形态和宗族关系聚居的“生计渔民”——即渔村里的大部分渔民,和他们长期以此谋生的"小型渔业"。

这样一个群体,这样一种渔业,是否瞬间就在你的脑海里有了立体的印象呢?我们,同样无法忽视。

所以从那时起,智渔便逐渐把生硬强调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焦点,转移到先认识渔业社区和渔民、解决渔业问题和渔民生计的视角上,以期走进他们之中,读懂他们的生活和文化,跟他们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实际问题是什么,未来的期许是什么,最终找到平衡渔民生计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找到渔业问题的破局和解题思路。

相关文章
评论 0条